主要名稱 | 李遠哲 |
其他名稱 | Li, yuan-zhe ; Li, yuan-che |
生年 | 1936 |
專長領域 | 化學 |
學經歷 | 學經歷 Education/Work Experience | 開始年代 Start date | 結束年代 End date | 類別 Category |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 | | 1959 | 學歷 | 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化學組碩士 | | 1961 | 學歷 |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博士 | | 1965 | 學歷 | 國立清華大學助教 | 1961 | 1962 | 經歷 |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| 1972 | | 經歷 | 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教授 | 1973 | 1974 | 經歷 |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 | 1974 | 1994 | 經歷 |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講座教授 | 1991 | 1994 | 經歷 |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| | | 經歷 |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 | 1974 | 1984 | 經歷 | 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化學科學學院資深負責研究員 | 1974 | 1994 | 經歷 | 德國哥廷根學院院士 | 1988 | | 經歷 |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| 1979 | | 經歷 | 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 | 1975 | | 經歷 | 中央研究院(第十三屆)院士 | 1980 | | 經歷 | 總統府國策顧問 | 19910701 | 19940325 | 經歷 | 中央研究院(第七任)院長 | 19931223 | | 經歷 | 中央研究院評議員 | | | 經歷 |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委員 | 19930407 | 19941102 | 經歷 |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 | 19940501 | | 經歷 |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 | 1994 | 1996 | 經歷 | 行政院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委員 | | | 經歷 | 印度國家科學院院士 | 1997 | | 經歷 | 兩岸跨黨派小組召集人 | 2000 | | 經歷 | SARS專案研究小組指導委員會總召集人 | 20030510 | | 經歷 | 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 | 2011 | | 經歷 | 美國彼得拜物理化學獎 | | | 勛獎競賽 |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獎 | 1981 | | 勛獎競賽 |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| 1986 | | 勛獎競賽 | 諾貝爾化學獎 | 1986 | | 勛獎競賽 | 美國化學學會德拜獎 | 1986 | | 勛獎競賽 | 台美基金會特別貢獻榮譽獎 | 1987 | | 勛獎競賽 | 英國皇家化學會法拉第獎 | 1992 | | 勛獎競賽 | 美國加州大學克拉克科爾獎 | 1999 | | 勛獎競賽 | |
資料來源 | 廿世紀臺灣代表性人物. 民90-:面157-198. 李遠哲作. 李遠哲訪談與言論集. 臺北市 : 遠流出版 : 信報發行代理, 民83. 李遠哲等著. 掌握成敗一念間. 臺北市 : 方智, 1997[民86]. 李遠哲-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, 檢索日期: 2016/10/27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-Institute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Sciences(中文版網頁), 檢索日期: 2016/10/27 李遠哲院長, 檢索日期: 2016/10/27 |
系統號 | AC000001529 |
|
查無維基百科資料
|